湿强剂的基本特性及种类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31
来源:
纤维具有亲水性,水润湿纸张后,浸润在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切断其原有的氢键,通过水桥连接,从而大大降低纸张的强度。通常,被水完全润湿的纸张只能保持其原始干强度的4% ~ 10%。这时候,纸的形状稍受外力就会被破坏。一般纸张用水充分浸泡后,能保持原纸干强度在15%以上的增强剂称为湿纸增强剂,即湿强剂。
早期生产湿强纸是用浓硫酸使纤维糊化,或加入醋酸纤维素、消化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人造丝粘液,再用酸碱盐使其沉淀在纤维上,以提高耐水性来获得湿强。这些方法因工艺复杂或高温高酸条件会分解纤维,纸张易碎,加湿效果差而未被广泛使用。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纸质材料中加入一些水溶性合成树酯,用造纸机固化,赋予纸张湿强度。此后,湿强剂的应用发展迅速。
一般来说,湿强剂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1、能增加纸张的机械强度,保护纤维间的结合,防止膨胀和损坏;2、必须是阳离子的,能被带负电的纤维吸引而保留下来;3、必须是水溶性的或在水中可分散的,以保证它在整张纸上的均匀分布;4、必须能形成化学网络结构(一般用热固化),使纸能抗吸水膨胀;5、湿强剂的原料廉价易得,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
造纸工业使用的湿强剂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甲醛树酯(如脲醛树酯和三聚氰胺甲醛树酯)和聚酰胺多胺树酯。前一类是酸固化热固性湿强树酯,后一类是碱固化热固性湿强树酯。聚乙烯亚胺、双醛淀粉、带有乙二醛取代基的聚丙烯酰胺和其它物质也用于特殊情况。
使用热固性树酯湿强剂可以获得满意的加湿效果,热固性树酯湿强剂的应用和湿强的过程分为单体合成、缩合和固化三个阶段。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聚合物或使用的湿强树酯称为酸固化热固性湿强树酯,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缩合或使用的树酯称为碱固化热固性湿强树酯。
综上所述,湿强剂是指能使纸张完全被水浸透或饱和,而仍能保持部分强度的化学品。许多纸张,如壁纸、特种地图纸、钞票纸、广告海报、卫生纸、实验和工业滤纸、照相原纸、绘图纸等,都需要有湿强度。加入湿强剂后,纸张的湿强度可由原来干强度的5%~10%提高到20%~40%。
湿强剂
下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